浙江11选5走势图 www.sq7m.com 博客新增功能,可同时发微信与QQ说说。继续玩!
收集于家乡一些不起眼的东西。文物带引号,家乡这样的物品很多,家家户户都有,可能是太过于普通没有人珍惜,在城市化进程中遗失殆尽。
△
大和妈结婚分家后的“家产”,粗制茶壶和碟子,整个童年伴随我长大。上印有墨兰色图案,伯父家同样有两间这样的东西,三大三妈去世后不知留存否。六大家的前几年石油钻井队东北人以40多元的价钱收走了。不知这物件产于何时代?无论有无经济价值,在我眼中是无价之宝,他见证着白于山变迁,存留着自己童年快乐的记忆。散发着父母的气息。
△
茶壶肚子上写有八大山人字样。1944年出生的父亲说,他小时候就有了这个东西,是父亲姐姐(二娘)的老公公“走南路或东路”贩瓷器带回来的,最少是民国的东西了。不知道这种风格的瓷器属于哪里生产?背后有怎样的故事?二娘公公属于晚清,民国人,脚户,赶过牲口(类似于走西口),年轻贩瓷器。家乡瓷器一般从东路——横山榆林和南路——耀县铜川一带而来。
△
阴阳师老人去世写的遗子薄。上有个人出生信息,孝子辈分等信息,阴阳书写时主家孝子提供信息,有错误:名字不全、官名小名不分,遗漏……
△
初中毕业照与底版。黑白照与底版亦快成为文物
△
黑白照片,初中同学。
△
料票,银元、布脚。
△ 1984大嫂结婚记礼薄。30年了!
△
礼洋一元。礼洋主收字样,是厨师、总管、媒人不收礼钱,记主收。
△
其时礼洋一元,现在100元到千元万元。礼薄上一些人已经离开村庄。
△ 被面一块。
16.90元,是当时最贵重的礼物,只有舅舅家才上这样贵重的礼。
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下,经济的增长、物质的丰盛,从一个偏远山村遗留的物品可见一斑。时代的变化使人始料不及!